关于香港创新科技及再工业化的发展

目前,香港的工业对经济的贡献不大,以2018年为例,制造业增加值355亿元,占GDP约1.2%,香港经济过度依赖金融业,降低了本地经济的稳定性和弹性,自我调整的能力日益削弱。我们赞成香港政府在2016年提出创新科技及再工业化意见,这有助于改善香港实业的发展,增加先进制造业基础,同时也可以让创新成果落地。

创科发展及再工业化面对的制约和困难

  • 科研机构与商界缺乏沟通机制,许多有价值的科研成果,却无法得到商业化。
  • 香港人力资源不足、技工少、有创作能力的技师更少。香港教育体系对工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不够,厂商的科技研发活动较少,厂商对新技术的吸收能力不强。
  • 土地资源不足,工业使用土地成本高。
  • 再工业化生产配套设备和服务严重不足,恢复服务并非容易,如不少业界有生产工序在在香港找不到供应链。
  • 政府采购项目的招标程序复杂,企业未能得到政府身体力行的支持。
  • 法例跟不上发展步伐,例如有业界表示机器想搬回香港生产,却因建筑条例无法通过城规会审核而放弃。

建议措施

一、理顺科研管理机制,为成果产业化拆墙松绑

目前,用大学教资会拨款进行的研究,成果由所在大学持有,而大学亦难以出售成果专利。因此,研究成果能否产业化幷不是研究团队及学校关心的范畴,他们只会着重于研究项目的学术性,以追求论文发表为目标。如此机制,大大窒息了研究成果产业化的空间,将科学研究及产业发展分割成了互不相关的两部分。

建议政府设立机制调动学校及研究人员的积极性,真正达至产学研相结合。

例如,可以设定用教资会拨款作为经费研究项目,成果由政府、大学、研究团队按规定的比例共同持有;政府设立专门的法定机构,具体持有研究成果;该法定机构负责持有及管理研究成果,包括推动其产业化进程;研究成果可按机制转让专利,所得利益由政府、大学、研究团队三方面按比例分配。此举有助调动各方积极性,政府亦可将专利转让所得利益再投入科研基金,推动持续发展。

对于受政府资助的研究机构,如应科院等,应将其研究成果产业化比例,纳入其业绩考核的一个重要标准,同研究经费拨款挂钩,推动其将研究项目的设定贴紧社会及业界需求,从而达到推进科技发展的目的。

二、选择突破口先行,推动1-2个产业(例如生物科技)

发展创新科技及再工业化,当中的产业链配套不是一朝一夕能做起的,由业界各自发挥、单打独斗,难免处处受制。政府应展现更大的魄力及决心,更多地参与到新兴产业的推动中来,以求在短时间内令新产业成型和达致一定规模。

建议政府主动识别、选择一两个配套要求低、科技含量高的产业作为突破口,透过政策倾斜给予扶持,待相关产业成型,再催化下一个产业,逐步达至再工业化及发展高科技产业的目标。我们认为,生物医药产业是其中一个值得考虑的方向。

三、积极吸引人才、培育本地人才

一直以来,香港是国际高阶人才进驻的良好选择,近年因黑暴横行及中美角力的影响,政府需更着力吸引人才以促进科研及经济的持续发展。近期,美国宣布禁止内地部分留学生、科研人员入境,我们应把握机会,向该批人员招受,吸引他们来港发展。

四、吸引龙头企业落地、带动本地产业

采取措施吸引海内外企业在港设立高科技研发及生产机构,特别对于本港拟重点培植的产业,这些产业的龙头企业如愿意来港落户,政府应有魄力给予政策优惠,以期带动产业链的形成,进动相关产业规模化。

 

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

2020年6月5日

 

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