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任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榮譽會長,自1997年起加入商會,同年更成為香港臨時立法會最年輕的議員。黃議員熟悉業界運作,從政經驗豐富,同時也是律師事務所首席合夥人,憑著多年來在政商界、法律界累積的心得,有助於致力服務業界、維護社會權益。
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榮譽會長、立法會議員黃英豪2023年8月29日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,國務院公布的《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》,將令香港河套創科發展得以提速,而北都藍圖規劃亦應配合深圳及大灣區需求,才能產生最大效益。
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特區政府代表團訪問新加坡、印尼,馬來西亞東盟三國六日,7月29日回港。本人隨代表團出訪,見證了整個行程取得的成果。
立法會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2023年7月3日討論律政司今年上半年出訪活動的情況。但本人察覺過去行政長官外訪時, […]
特區政府早前建議修訂《公司條例》(第 622 章),引入公司遷冊機制,以便非香港公司把註冊地遷至香港,並善用香 […]
立法會人事編制小組委員會2023年6月12日舉行會議,討論在公務員學院開設5個常額職位,專職培訓工作,本人支持設立公務員學院和加強對公務員培訓的工作。
中醫虊是香港醫療體系的重要元素,廣受市民歡迎。政府應完善中醫藥服務政策,推動中醫藥協作及專業化,發展公營中醫服務,促進中醫與其他醫療專業銜接。政府早前設立了中醫藥發展專員,將軍澳中醫醫院將於2025年年底投入服務,對香港中醫藥發展至關重要。
政司日前入稟高等法院申請禁制令,禁止四項與「港獨」歌曲《願榮光歸香港》有關的非法行為,包括傳播、演奏、印刷、出版、出售、散播或展示該首歌曲的旋律、歌詞或任何改編版本。禁制令發出後,任何人就不得以任何方式傳播該歌曲。
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率領官員和立法會議員,到大灣區的深圳、東莞、佛山和廣州考察,之後多位局長和議員都去內地不同省市了解當地發展情況,可見行政與立法的關係融洽,就能做到在同一個目標下共同努力。
香港是一個高度開放和國際化的金融中心,我們的監管制度與主要海外市場接軌、法律制度嚴密、專業人才充足、基建配套設施完善,以及資訊與資金自由流通。儘管受到疫情的影響,去年港交所的新股上市集資額仍高達1020億港元,位居全球第四,成績令人矚目。但是,在全球激烈競爭和複雜多變的環境下,我們必須在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前提下,採取既穩健又適度進取的做法,拓展另類的投資板塊,促進金融業多元化發展。去年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提出要「構思活化 GEM(創業板),為中小型及初創企業提供更有效融資平台」,就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方向。
海外律師如欲就國安案件申請認許,須先取得行政長官發出的《准許進行申請通知書》與及取得「行政長官證明書」,否則法院不得認許該海外律師參與該國安案件,國安案件的機密敏感資料不能隨便簡單處理,要防範海外律師可能違反國家安全的風險較本地律師高,因而條例草案對海外律師作出相關規範,是合理的。
本人今天(2023年2月20日)聯同一國兩制研究中心、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,發佈《把握跨境電商機遇,拓展貿易新格 […]
在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副會長、立法會進出口界議員黃英豪倡議下,聯同其他18名立法會議員、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及香港各界社會人士100多人,於7月12日聯署呼籲深圳有關部門增設「健康驛站」商務類別,名額約為每日500個,並建議將這些名額的協調及分配工作,交由香港特區政府有關部門聯同各大商會共同進行,以便利香港商界人士到內地從事經營活動,促進兩地的經濟發展。
2021年公佈《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》的首段內容便提出,北部都會區將成為宜居宜業宜遊、以創科產業為經濟引擎的都會區,並可藉著北部都會區的發展加强香港與深圳合作,讓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。當中提倡「雙城三圈」的格局,被視為港深接壤地帶策略性的空間結構,完整覆蓋了深圳發展最成熟的都市核心區和深港口岸經濟帶,以及香港境內擁有龐大發展潛力北部都會區。
回歸25年以來,香港猶如在浩瀚大海中的一艘巨輪,在中央的領航下,正在朝著「一國兩制」的正確方向,撥開迷霧,繞過險灘,辟波斬浪,奮力前行。
香港作為國際性大都會和金融中心,匯集全球企業和金融人才,其優勢在於背靠祖國。新一屆特區政府必須鞏固這個優勢,進一步加強香港在各方面的吸引力,而策略上則須把握國家《十四五規劃》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戰略機遇,融入國家發展大局。同時掌握國際形勢,善處變局,為香港和國家的利益做好應對風險的準備。
期望藉著今次動議,能夠讓政府正視強積金制度的問題,落實各項改善措施,讓廣大市民都可以有能力安享晚年。
建議推動中醫藥的科研,發展數字經濟,全面實現商貿電子化,盡早加入RCEP。
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